在中国国际货代协会和各地方协会、各考区考点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货代考试中心顺利地完成了2009年货代考试的各项工作,现将09年考试中心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考试管理软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结合去年各考区、报名点所反馈的有关报名软件意见和建议,考试中心及时做了相应的更新,解决了相关问题,并反复做了测试,完善了报名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网上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保障了各考区、报名点顺利下载完整的报名及考试相关数据文件等后续工作,为今后的延期登记工作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
二、报名工作
2009年考试的报名工作按照协会下发的考试通知,从4月15日开始至7月10日截止,历时两个多月。在各考区报名点的密切配合下,报名工作井然有序。今年网上报名信息有19000多条,实际交费的考生共18329人;新考考生16298人,补考考生2031人(业务补考人数917,补考英语人数1114人);参加货代业务考试考生17215人,参加货代英语考试考生17412人。
三、命题工作
命题工作是考试工作的重中之重,既要考虑行业对货代物流人才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的要求,又要考虑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实用性、严肃性,同时必须考虑考生的实际情况和整体通过率问题。因此我们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根据09年协会领导的指示以及08年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在认真分析以往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对历年考试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汇总,对比往年的命题重心并加以调整,更偏重货代业务方面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从而整体上降低了货代业务试卷的难度。但货代业务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宽泛,考生要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因此尽管难度系数有所降低,但成绩仍不是很理想。货代英语的题型、题量及难度系数基本没变,考生反映较好。
总之,在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协会专家组成员的鼎力支持下,我们再次向考生和社会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四、考试工作
按照协会下发的考试计划,09年的考试时间定在9月20日。个别考区因不可抗力因素及甲流感的影响,未能参加统一考试,协会领导从国家大局出发同意对以上考区考点实行缓考,2009年11月7日我们启用第二套试卷进行考试。按规定在考试结束后2个月内公布成绩,考虑到以上因素,经请示协会领导同意,09年考试成绩仍然全国统一时间公布,故09年的成绩公布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月。后续发证工作也相应顺延。考试中心及时在网站及论坛发布了相关的公告。
从考试成绩看,绝大多数考区、考点在考试过程中都能本着对考生负责,对考试负责的态度,严格认真地履行职责,及时与考试中心联络沟通,保障了考试的顺利进行。
五、试卷的收发工作
由于08年的送卷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同,09年协会继续沿用了沿用了08年的送卷方式,由快递公司以快件的形式于考前两小时由专人将试卷送达考试地点。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及其严肃性。考试结束后,按协会通知,要求各考点在考试结束后48小时内将试卷送达或寄出,并电话通知考试中心。绝大部分考区考点能按要求比较及时的将试卷寄出,到9月24日所有试卷基本到齐。对个别没有按时到达的试卷进行了跟踪联系,考卷全部安全到达。
六、阅卷工作
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努力,阅卷工作已圆满结束。阅卷工作是考试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整个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阅卷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考试工作的严肃性问题,也是影响考生利益的关键一环。为此,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阅卷方案。
首先,我们成立了阅卷领导小组,抽调了与考试相关科目的优秀任课教师纳入阅卷组,并召开了阅卷工作会议,统一协调,统一分工。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对整个阅卷工作和阅卷的质量全面负责。领导小组内有两名命题专家担任顾问,分别负责对业务和英语试卷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根据考题的内容、题型、题量等将货代业务分成5个单元,将货代英语分成3个单元,每个单元设一名业务强、阅卷经验丰富的教师为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本单元的阅卷工作,包括统一阅卷标准,抽查批阅质量,督促整体进度等。在阅卷过程中领导小组成员及小组长对阅卷工作进行随机抽查,保证阅卷工作的质量。
其次,我们制定了更为规范的“阅卷规则”,提出了更严格的阅卷要求,明确了工作要求,责任到人。阅卷工作展开前我们召开了阅卷工作动员会,统一大家思想,统一阅卷标识,布置阅卷的时间进度表,要求所有参加阅卷教师必须严格按照答案标准和阅卷要求阅卷,对阅卷过程中出现异议的问题必须经单元小组长或专家顾问确认后才能批阅,重大问题须经领导小组讨论后予以决定,任何人不得私自灵活处理。
第三,制定严密的管理措施,固定试卷保存场所,固定阅卷现场,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保管、分发试卷,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带出阅卷现场,非阅卷组成员不得随便进入。这样既便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也便于监督和检查,同时有效地保证了试卷安全性和保密性。我们还规定,在协会批准公布成绩前,任何人无权对外发布成绩,保证了阅卷工作的严肃性。
第四,成绩登录工作是阅卷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无论是对阅卷工作还是对考生的成绩,登录的质量如何都是决定性的。因此,为了确保无误,我们分五步进行:第一步,先查看考场记录单,将考场记录单中所记录的缺考考生和作弊考生的名单逐一登录下来,避免在登录成绩时出现误差;第二步,核对试卷上各题小分汇总及总分汇总,确保成绩无误;第三步,将试卷上各题小分及总分登录成册,制成书面成绩单;第四步,将书面成绩录入电脑,制成电子成绩单;第五步,对电子成绩单逐一进行核对,防止输入过程中出错。对以上五个步骤我们都有专人进行随机抽查,努力将出错率降为零。
第五,对客观题的批阅仍然采取非常科学严谨的态度。首先,为了保证阅卷机性能的准确性,在读卡开始前聘请厂方专家来现场对读卡机进行测试;其次,对每一张答题卡反复扫描至少两次,保证成绩的客观正确性。经过协会专家抽查,答题卡扫描精确度达到100%。
综上,由于我们思想到位,措施得力,细化工作,严控阅卷工作中各环节的质量,始终遵循“工作到人、责任到底、不断抽查、反复核对”的原则,从而保证了阅卷工作的质量。
七、各地成绩汇总与成绩分析
1、总体情况
2009年,全国业务成绩最高分88.5分(上海兰生),英语成绩最高分98分(广东花都),共有7620人考得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其中,货代业务:14870人参考,通过8314人,占实际参考人数的55.91%。货代英语:14613人参考,通过9067人,占实际参考人数的62.05%。
2、各题型的得分率情况
货代业务:客观题的平均得分率为58%,主观题的平均得分率为44.5%。主观题各题型平均得分率由低到高依次是案例分析题57.4%;操作题41.3%;问答题39%;计算题37.1%。
货代英语:客观题的平均得分率为60.92%,主观题的平均得分率为58.4%。主观题各题型平均得分率由低到高依次是单证题69.9%;汉译英题51.8%;英译汉题41.9%。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货代业务主观题和客观题总体水平与08年基本持平,从个别题型看有增有减。货代英语较08年看主客观题总体得分率变化比较大,客观题提高了18.2%,而主观题下降了8.2%。这说明09年的货代英语主、客观题难度适中。
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考试组织及卷面情况看,09年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09年的考风考级有滑坡的迹象。09年共处理作弊考生462名,主要集中在大连中港通关学校;辽宁考区的交通专科学校、大连航运物流学校;河北考区的唐山天成专修学院、石家庄机建培训学校、河北建材职业学院;湖南协会的湖南对外经贸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工业职业学院、湖南工程职业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违规考生涉及的考点是非常集中的,并且违规考生数量比08年有大幅提高(08年违规考生数量173人,09年提高了167%)。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抄袭和雷同两个方面。抄袭现象之严重令人震惊,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极个别考区或考点没有很好的按考试要求做表现在:(1)考场记录单有的没按要求填写,有的没按要求装订,有的就没有记录单。缺乏缺考考生最原始的真实记录。(2)试卷装订方面,有的考点没按要求装订;有的不装订;个别考点的考场试卷未按考生的准考证号顺序排列。(3)个别考点将几个考场的试卷打乱顺序装订,给后面的成绩登录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3、答题卡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新、老考点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监考老师对考生涂写的答题卡没有进行认真核对,出现漏涂、错涂的现象,还有极个别考生用非2B铅笔填写,使其考试成绩蒙受损失。缺考考生的考号没有涂写或涂写不规范。
4、相片问题,有的考点在考试后就将考生的报名表或相片随试卷一并寄出,待制作证书时需要我们来挑选排列,还有湖南、湖北等考区的个别考点在寄相片时,但未按考号排列整齐,一包相片杂乱无章,给制证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1、为了更好地达到货代考试的目的,也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建议各考区、报名点在做好货代考试宣传和组织考试工作的同时,更应抓好考场的考风考纪工作,严格按照考务工作的要求,监督考点有序的组织考生公平、公正的参加考试。同时,建议协会尽快出台考点管理条例,规范考试组织工作,以提高货代考试及货代证书的含金量。
2、加强对新增考点的培训工作。建议由协会牵头或以各考区为单位,对07年以来新设考点的负责人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培训和考试组织管理方面的培训。
九、2010年考试中心工作
1、一如既往地作好2010年考试的组织与实施等各项工作;
2、做好参加2005年考生证书延期登记的数据统计的上网工作。
3、配合协会搞好行业新知识、新法规的培训工作。
4、探讨开拓、培育考试市场的新思路、新模式,提高货代考试的吸引力。
货代考试中心
2010年4月7日